最近社区团购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,各大互联网企业像滴滴美团阿里京东纷纷入局,投了几亿扩张市场,俨然成为了一个投资新风口。就在此时,人民日报给社区团购泼了一盆冷水“人民日报评社区团购:别只惦记几捆白菜。”就在人民日报出声的第二天,阿里宣布退出社区团购。从人民日报社评中我们可以抓到几个关键点,互联网大佬运用数据优势让菜商贩成为牺牲品,人们对互联网企业创新有更多的期待。
社区团购成为风口的原因之一是互联网企业手里把握着大数据,通过前期极低价格的水果蔬菜招揽流量,1分钱的萝卜,1块的葡萄很难不让人心动,各种优惠补贴和上门服务也许是对商业模式的另一种改变。
社区团购需要注意什么?
1.商品选品、爆品如何打造?
基于社区邻里打造的社区+社群模式,实际上是基于特定区域形成的信任消费关系。在选品上,一是质量问题,若是频繁出现退单现象,会对信任度造成严重的影响;二是数量问题,社区团购的商品主要是生鲜,属于高频刚需;随着流量提升和消费习惯养成,品类随着生鲜很快拓展到了生活日用品领域,如何对品类进行挑选就显得尤其重要。
社区团购品类拓展的核心是用户和场景思维:社区团购主要围绕小区展开,消费需求主要来自家庭消费。性价比非常重要,只有不断提供性价比高的商品,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加入,同时也才能不断增加会员的信任和黏性。除此之外,在蔬东坡《社区团购如何快速打开市场》一文中,曾指出“爆品”对企业的重要性。没有爆品,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,无法为企业快速带来单量。
2.规模化后物流和供应链怎么解决?
第一,在宝妈或社区店,虽然目前社区拼团还处在初级阶段,社区数量还不多,订单数量不够大,还可以让宝妈们在短时间内将商品配送到用户家里,当社区拼团形成规模,再用这种简单的配送模式,哪怕让宝妈多招几个人,也可能造成物流成本提高。
第二,随着订单规模变大,对供应链要求也会更高,不论是自营还是平台模式。如何处理不同城市多个小区的商品的分拣、配送,这不仅是社区团购企业扩大业务的桎梏,也是提高盈利的关键点所在。
市面上其他团购系统仅对社区团购的平台、团长、微信商城进行梳理构造,而对供应链几乎没有思考和布局,这会对团购企业的发展空间形成制约,而由于生鲜等产品供应链的复杂性,并不易于开发,很可能导致企业在后期竞争中发展乏力,只能选择更换系统,届时只会增加企业的成本、并会造成用户流失。
3.“团长”是否可靠?
“团长”本质就是社区拼团平台的网约车司机,不是雇佣关系而是协作关系,管理难度较大。与此同时要获取足够规模的优质团长也不容易,网约车司机前面有出租车司机转化,“团长”现在却没有一个足够清晰的群体,能不能快速找到足够庞大、符合要求的团长是项目运营和交易的关键,资本支持下这个市场可能会发生对“团长”的补贴大战。
其次,作为加盟群体,团长忠诚度并不高,如果他们带着一个社区的流量到其他平台,平台将无能为力,如何合理分配利益,提升对社群的可控性,这对平台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。
4.微信生态环境的态度?
不管是拼多多还是社区拼团,借助的都是微信的流量红利,微信去中心化的流量分发机制就决定了它不会对社群进行监管,但是对于从社群渠道获取商品的用户来说,安全并不能得不到保障,就像微商一样(所以才有拼多多的崛起),再加上诱导分享等营销行为,腾讯可能会对社区电商平台进行严管,此前即便是被腾讯投资的拼多多也被微信封杀或者处罚了很多次。
对于创业公司而言,还是看谁能通过更好的组织和运营能力在各个城市快速复制,在堆量的基础上,提升供应链和物流能力,从而形成自身的竞争壁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