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曾被誉为“生鲜界的拼多多”的某生鲜品牌被爆出,在北京的绝大多数门店已经关闭,甚至已经被新的社区生鲜品牌所替代,所剩无几。
该生鲜品牌诞生于2013年,在成立之初就制定了在2019年开店1000家的目标。事实上,这个目标也被达成甚至超越过。据统计,在鼎盛时期,该品牌在全国的门店数量曾经达到了1500家以上。
回想起这家昔日的生鲜大品牌,不禁令人唏嘘。那么,这家企业到底是如何从鼎盛一步步走向没落的呢?他们究竟做错了什么?据悉,该生鲜品牌曾前后三次获得巨额融资,每次拿到融资后,就会开启一轮疯狂的展店。融资用完,门店拓展停滞,资金使用毫无节制,单纯依靠烧钱扩大规模,导致公司的资金链紧张。彼时,市场环境好,融资相对容易。但随着资本市场逐渐降温,融资开始变得越来越困难。同时,由于生鲜产品的特殊性,该品牌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,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仓储和物流。这些高额的运营成本对于本就糟糕的财务状况造成了更大的压力。
因此,在多次探索中,该品牌也并未形成长期稳定的盈利模式。花费大量资金打造的生鲜供应链,与其规模较小的门店,造成业务上的不匹配。销量少,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高,自然造成成本与利润的不平衡。回看该品牌10年的发展历程,你会发现,其定位在频频变化,企业经营内容也在不断调整。频繁变动难免使其“元气大伤”。创立之初,该品牌的定位是“家门口的菜市场”,为门店周边的社区居民提供高性价比生鲜。想打造“缩小版”的菜市场,模仿菜市场的生鲜售卖能力。在发展的前几年,依靠巨额融资快速展店。2018年,线下还没做明白,该品牌又一拍脑袋,卷入了社区团购的比拼。本以为可以依靠线上业务盈利,但却在与社区团购巨头美团、多多买菜等品牌的混战中,不得不控制成本,收缩线下规模。即便如此,最终也还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。最后,无奈之下,该品牌又做起了B2B业务。凭借着前期积累的供应链优势,该品牌能够为小餐饮、个体生鲜店等小B商家,提供比菜市场更低的采购价格,而这也成为其能保持小范围增长的唯一业务。据了解,该品牌一直采用“合伙人”的模式扩张门店,与合伙人共同出资设立,给予合伙人、员工更多的自主权,且门店经营需自负盈亏。这种过于注重数量,而忽略了对各个门店的管理和培训的经营模式,导致经营水平参差不齐,经营体验差、效率低的劣势逐渐暴露出来。
除此之外,该品牌还频频被爆出食品安全问题。2020年8月,合肥某家该品牌生鲜店因售卖过期食品被罚1万元。不到一年,该店因再次销售过期食品等被罚款8.5万元。自此之后,该品牌在不同城市的门店不断被爆出食品检验不合格,药品含量超标等问题。食品安全问题,对一个生鲜品牌可以说是致命的打击,这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不满,也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于该品牌的信任度,品牌口碑也自此一落千丈,对于品牌形象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。那么,针对上述品牌所面临的问题,我们应如何规避呢?
首先,生鲜品牌可以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来降低成本。例如,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,减少采购成本,优化采购流程,降低物流成本等。
另外,可以通过开发多元化的产品,提高产品的附加值,来扩大产品销售范围,提高产品的利润率,增加收益。例如,推出高端品牌和特色产、推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,增加产品包装、推出季节限定产品等。还需要通过合理定价来实现成本与利润的平衡。例如,对不同类型的产品采用不同的定价策略,对于高端产品采取高价策略,而对于普通产品采取中等价位策略。最后,可以通过加强资金管理,来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利用效率。例如,加强对资金流动的监控和管理、合理分配资金、降低资金成本等。生鲜品牌需要建立明确的品牌定位,包括目标消费群体、品牌理念、产品特色等,以便消费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品牌和产品,并且在市场中形成品牌特色。其次,还应该注重产品的特色和质量,避免在经营过程中过于追求丰富的产品线,造成经营内容频繁变化的情况。只有保证产品线的质量和特色,才能够吸引消费者,提高品牌的美誉度和忠诚度。最后,生鲜品牌还需要坚持经营原则,保持稳定性,避免过于追求短期利益,导致经营内容频繁变化。在经营过程中,要注重品质和服务,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。首先,要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,包括人员职责、工作流程、卫生保洁、库存管理等方面的规定,确保整个公司的运营都遵循统一标准,并能够被有效监控和管理,同时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。
其次,需要建立完善的品控体系,包括采购、验收、存储、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品控标准和流程,严格把关生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,做好食品安全溯源工作,坚守食品安全红线。
最后,要针对企业进行数字化升级,引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,能够实现对门店的实时监控和管理,包括销售情况、库存情况、进货情况等各方面数据的收集和分析,从而更好地指导公司的运营和管理。